■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■郑锦玮
2025年上半年,山西经济在复杂形势下保持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态势,GDP同比增长3.8%。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能源经济教研室主任、副教授康旭华指出,从数据来看,山西经济转型呈现“传统筑基、新兴破局”的典型特征,在资源型省份中探索出独特路径。
01
亮点与差距并存结构性瓶颈待破解
“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长9.6%,新能源装备、计算机办公设备等细分领域增速超80%,显示新动能加速成长。传统能源产业增加值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8%,煤炭工业增长7.1%,形成‘传统稳盘、新兴增量’的双轨格局。”康旭华认为,得益于智能化改造、产业链延伸和政策赋能等三大抓手,该省转型速度在资源型省份中处于中上游水平,但仍须警惕财政收入下降6.3%对转型投入的制约,以及新兴产业规模不足(仅占GDP12%)的结构性矛盾。
“河北和山西紧邻,上半年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4%,高于山西的6.3%。”山西工商学院大商科教学部主任、农工党山西省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志锋指出,上半年河北黑色金属冶炼与计算机通讯技术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,“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增速虽快,既未进入全国第一梯队,在兄弟省份中也没体现出明显优势。”
进入转型深水区的山西,煤炭依赖、区域失衡、创新短板等瓶颈需要通过新旧动能协同破解。李志锋认为,以高端制造带动产业链升级是破局关键,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“灯塔工厂”已成为世界级标杆,其上下游产业链带动效应显著。
康旭华建议大力推广“链主企业+配套园区”模式,将能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。
02
消费驱动增强长效机制成效初现
与投资和出口相比,消费对于拉动经济的贡献更稳定且可持续,其“压舱石”作用凸显。上半年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.1%,高于全国平均1.1个百分点,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、通讯器材类销售分别增长38%、44.3%,344.2亿元销售额撬动超过480万人次参与,消费市场呈现政策驱动与结构分化的特点。
李志锋表示,以旧换新只是短期刺激,主要覆盖有置换需求的群体,难以惠及大众。消费增长的根基在于“企业盈利—就业增加—收入提升”的良性循环。
随着政策刺激与文旅创新释放的潜力,依托厚重文旅资源,山西文旅消费活力十足。上半年,该省重点监测景区的接待人数5736.2万人次,增长18.6%;门票收入15.7亿元,增长14.9%;经营收入39.2亿元,增长21.1%。
随着山西在文旅消费业态领域的推陈出新,“悟空效应”引爆文旅市场、演唱会经济带动全域旅游、“夜经济+步行街区”激活在地消费,融合场景对文旅消费拉动的乘数效应显现。康旭华建议,消费升级的核心是“供给适配需求”,要优化文旅市场的供给结构,聚焦“流量经济”,开发低空旅游、红色研学等产品。
康旭华表示,山西既要靠200场文旅消费活动、“24小时生活圈”等场景创新短期引流,也要靠产业升级筑牢收入增长根基,只有让企业赚钱、居民增收,消费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。
【中国经济时报--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://www.cet.com.cn】
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
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
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线上配资电话
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